欢迎访问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 农业市场网

农业市场网

您的位置: 首页 > 农机农具

中国农用车发展趋势

时间:2009-11-20 来源: 作者:
  农用运输车自1980年诞生以来,至今已走过了29年的历程。29年来,农用运输车行业在争论中前进, 在竞争中壮大, 并以其敏锐的市场眼光,独特的发展模式,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。   农用运输车从1996年开始进入了相对平稳期。在这个时期,农用运输车市场呈现三大主要特征:第一,市场容量未能有效放大。全行业产销量增幅比高速发展时期有明显回落。第二,行业竞争加剧,价格战此起彼伏,一批企业在竞争中遭到淘汰。第三,行业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。从今年上半年情况看,四轮农用运输车前10家企业生产集中度上升到65%,三轮农用运输车前10家企业生产集中度已高达97%.   近年来,农用运输车行业在市场环境不利的情况下,产销量仍保持在高位运行,成绩来之不易。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仍然很多,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、加入WTO、燃油税实施在即、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等,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农用运输车行业的生存和发展。面对新形势、 新情况、 农用运输车行业必须认真分析、正确对待,才能把握机遇,再展辉煌。我认为,未来农用运输车市场将会呈现五大趋势:   趋势一: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  农用运输车经过20年的发展, 生产厂家已由最初的几家, 发展到现在上目录的207 家,产品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,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许多企业产品竞相降价,农用运输车已成微利产品。由于产品的售价已经接近成本价,因此企业只有依靠其品牌的知名度、质量的稳定性及完善的售后服务来参与竞争,以求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。从近几年产销量前10名企业生产集中度的提高和集团军的优势可见,竞争的结果必然是优胜劣汰,并最终将形成3-5个大型企业集团。   趋势二:市场热点正在转移   农用运输车的消费对象是广大农民,其消费市场和各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紧密相连。 例如, 三轮农用运输车的主市场原来在皖、浙、豫一带,后来逐渐转移到冀、鲁地区;四轮农用运输车的主市场开始在长江以南,后来转移到了华北及周边地区。现在随着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,农用运输车市场将向中部及西部地区扩展,特别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深入,我国西部地区将是未来农用运输车的大市场,发展空间很大。   我国加入 WTO,对农用运输车行业走向国际市场是一个极好的机遇。因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水平与我国基本相当,有的甚至还不及我国,对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也与我国农村相当; 有些国家道路条件较差, 不适合离地间隙偏小的汽车运行,相反我国农用运输车的中、低速和高离地间隙比较适合这些国家的道路条件,因此我国农用运输车在国外将具有较大市场。   趋势三:产品结构呈现多元化   改革开放后,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广大农民从过去单一的粮棉生产逐步转向多种经营,出现了蔬菜、水果、棉花、畜产等各式各样的个体户,从而导致对多功能变型车和专用车需求的不断升温。如用于运输蔬菜、鲜果、水产、畜产等具有保鲜功能的专用车辆;用于集贸市场中,既能运输货物,又能进行货架销售的专用车;用于环卫的洒水车及吸粪车等。加之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,导致各地对农用运输车的要求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,如西南地区希望加大发动机的动力储备,以提高车辆的爬坡能力;道路条件好的地区则希望车速能适当提高。这就决定了农用运输车产品必将逐渐向多元化方向转变。   目前,适合农村运输客货两用的
本网概况 | 联系我们 | 会员服务 | 网站地图 | 免责声明 |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| 投稿服务